2025年開年,“華宇極鈉超充生態”登陸央視頻《中國首發》節目,憑借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科技成果,成為中國“首發經濟”的重要參與者。在電動自行車領域,作為鈉電池研發和規模化應用的先鋒之一,華宇鈉電是如何從鋰電池、鉛酸電池的“夾擊”中突出重圍?這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。
日前,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,開展的“創新推動·縱深推進——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調研”主題活動調研組一行,來到浙江華宇鈉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“華宇鈉電”),與華宇鈉電總經理/研究院院長陳建、辦公室主任毛賢仙等企業相關負責人,圍繞鈉電技術迭代、應用場景拓展與未來趨勢等話題,進行了廣泛、深入交流。
華宇鈉電成立于2023年,其母公司是電動自行車頭部企業雅迪科技集團。目前,雅迪電動車銷量已突破1億輛,并連續八年全球銷量第一。近年來,雅迪積極布局鈉電領域,將鈉電作為新能源、尤其是電動輕型車領域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撬點,這也為華宇鈉電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市場方面,近年來隨著碳酸鋰價格從60萬元/噸的歷史高位,降至目前的7萬-8萬元/噸,帶動鋰電池大幅降價,使鈉電池成本優勢面臨考驗,導致業界對鈉電池規模化應用前景產生擔憂。
座談中,陳建介紹了華宇鈉電專注于鈉電領域布局的整體構想,以及對鈉電池應用趨勢的判斷。
陳建指出,“鈉電池低溫性能和高溫性能,都優于鉛酸電池和鋰電池。憑借材料特性,鈉電池還具有實現超快充的天然優勢,且無有毒有害物質,更加環保。”
在電動自行車領域,隨著其能量密度逐漸接近磷酸鐵鋰電池,并在寬溫域和快充特性加持下,鈉電池在寒冷地區,以及滿足用戶超快充需求上,顯示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。
2025年1月,雅迪攜華宇鈉電發布涵蓋極鈉鈉電池、極鈉超充服務、極鈉智慧平臺一體化的智能出行生態——華宇極鈉超充生態以及配套的多款雅迪鈉電電動車。
據介紹,華宇鈉電“極鈉1號”電芯能量密度145Wh/kg,通過了針刺等超20項嚴格測試。在-20℃的極寒環境下,其放電保持率依然超92%,緩解了用戶冬季續航焦慮。
極鈉超充服務實現“超充一刻鐘,騎個馬拉松”,最快15分鐘就能將電池充至80%電量,且超充站廣布杭州等城市核心區域,大大緩解了用戶的里程和充電焦慮;還可以邊充電邊對電池進行健康檢測,為電池的安全保障提供數據支撐。
極鈉智慧平臺則為超充站的穩定運行和用戶的便捷使用提供了保障,提升了用戶充電體驗。
值得一提的是,據陳建介紹,極鈉超充服務及智慧平臺不僅適用于鈉電整車,匹配相關交互協議下,還預留了適用于鋰電整車的接口設計。2024年12月,國家多部門聯合發布《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工作指引》,旨在降低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安全風險。而華宇極鈉超充生態為這一海量工作任務,提供了可操作性。
陳建表示,歡迎更多電動自行車主機廠接入華宇極鈉超充生態,共同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、安全、智能的出行體驗。
技術布局上,目前華宇鈉電量產裝車的鈉電池,采用層狀氧化物作為正極材料,其正加快聚陰離子鈉電池的研發。
就鈉電成本趨勢,陳建認為,再過2-3年,隨著鈉電行業整個供應鏈的成熟和市場應用的拓展,鈉電電芯BOM成本有望降至0.20元/Wh左右,從而凸顯其成本優勢。“一項新技術帶動新產業應用,確實需要很多企業努力付出和耐心培育。”
在拓展鈉電應用場景方面,除電動自行車外,華宇鈉電還布局儲能、中速電摩等領域。隨著其鈉電超充生態逐步完善,未來有望在更多地區得到推廣應用。

